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芙蓉錦雞圖》 - 畫卷佈局

宋徽宗是北宋的“畫王”,其美學思想極為豐富而深刻,他的畫尤其注重氣韻和意境,其空間美和時間性,氣局的充實與流走融和統一,成了美妙的抒情。《芙蓉錦雞圖》其尺幅就很美,絹本(81.5×53.6釐米),恰好符合“黃金律”,當然那時並無“黃金分割”的概念,而完全體現為畫家本人一種對美的感覺。

這幅畫的氣韻與構局,因為有畫有詩,還有題款鈐印,因此空間處理大非易事。徽宗卻舉重若輕,在左邊居中處出枝,寫芙蓉花,一枝向上斜出,一枝向右橫曳,而一只五色錦雞正好停於側目而視枝上,更壓彎了枝梢,何其自然,何其輕盈優美。錦雞飛臨,背側的姿態,頭轉向右上方,而尾羽斜貫,氣接右下方,正好鎮住兩個大角,而與芙蓉花枝氣運相和。右上兩只戲蝶,上下流連,正好是錦雞注目之方位。卻又從左下角斜出白菊,兩枝花頭一斜一平,正好與芙蓉花枝的姿勢相重(如詩律中的押韻)!

畫面佈局好了,氣勢已貫注於上下,接於三個大角。難的是還要題詩,題款。在畫中題詩,乃徽宗開了風氣之先。這幅畫題五言絕句一首,五言四行,正好題在右上部,在飛蝶和芙蓉花葉之間,這個題詩的位置,妙在封住了右側之上,不讓氣逸,又高於錦雞的頭部,更引領錦雞關注的目光向右上角透發。落款與題詩分開,題款一行在右下部邊上,“宣和殿禦制並書”,再加押收,這個款識又略高於左邊枝頭的菊花,如果相平,成了“平頭”,對氣的流走就有沖匯,現在略高,又在右下一行,其勢也是引領氣之直上。押書“天下一人”,末筆的開腳較分開,是微宗在大觀年間較早的簽押。又向著右下角,也配合了氣局的開張。

再綜觀全幅,可見其構局之美、之嚴謹。任何一部分甚至一枝一葉,一筆都不順移易,稍微動一下,就會破壞全局的美,打破了平衡。全幅的氣局成了有機的統一,有封有逸,有總的流勢,向上向右上角引領生髮。如上面的飛蝶高於左邊最高的花頭,則氣就會壓抑,現在相反,是芙蓉花頭高過飛蝶,因此氣勢更斜貫帶入右上角。其精微博大處如此。同樣鈐印“禦書”朱文方印,是在“宣和殿”三字之上,這種徽宗畫的體式,也一點不占畫面,不減損那種恒美,相反卻為之生色。如此來看,徽宗畫的藝術風水也可領略品味了。至於借物喻意,抒寫情懷,芙蓉秋菊的傲霜,錦雞的“全五德”,又在畫中畫外尋了。

作為獨立的畫科,宋代的花鳥畫無論在繪製技巧還是表現形式方面都已經達到高度的藝術水準,《芙蓉錦雞圖》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圖是描繪金秋景色的花鳥畫作。圖中芙蓉盛開,隨風輕輕顫動,蝴蝶翩躚,相互追逐嬉戲,引得落在枝上的錦雞回首凝視,目不轉睛。

本幅右上宋徽宗趙佶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右下書款“宣和殿禦制並書”,草押書“天下一人”。雞在中國向有“德禽”之稱,《韓詩外傳》載:“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見其文武兼備、仁勇俱存、信守專一的性格為世人所激賞,難怪才藝絕代的一代帝王也會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的詩句,流露出對安逸高貴之品格的贊許,由此體現了中國花鳥畫的人文寓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