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發繡藝術特色

在刺繡工藝中有一種「墨繡」,其實就是發(頭髮)繡,因為古代中國只用黑頭髮,鉤線繡圖,便有此稱。

發繡有千年歷史。朱啟鈐《女紅傳征略》說:「宋有孝女周氏……手擘發而繡文。」周氏名貞觀,自六歲到十二歲,父母先後亡故,她發願繡《妙法蓮華經》,歷二十二年而完成。發繡傳世珍品,有宋繡《東方朔像》,現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明代萬曆倪仕吉發繡《觀音大士像》有二:一藏日本,一藏浙江義烏季梅園家,彌足珍貴。

蘇繡針法講究,善於用「滾、旋、纏、套、虛、實」等技法,發繡全部繼承使用,並把發繡只用「雙鉤」繡輪廓的技法,發展為有濃淡的「暈色」法,大大豐富了發繡的表現力。上世紀香港舉辦「中國刺繡展覽會」,發繡《長生殿》在海內外人士中引起轟動。

浙江溫州、東台也有發繡。東台藝人借鑒蘇州絲繡的技藝,繡成《寒山寺圖》、《魯迅像》等作品很多。溫州發繡有《荷蘭女王像》,表現她溫柔敦厚的形象,惟妙惟肖。

發繡原來只用黑髮,現已發展為用黑、紅、金黃、赭、銀灰、白等色頭髮;各色頭髮中,又有顏色濃淡之分。選頭髮時,越長越好,以一百厘米以上為上品,用鹼水去油污,清水漂洗處理。

發繡中,惟一用人工染色的,是用於繡印章的頭髮。但目的是為了追求印泥的硃砂色效果,而不是為了別的。

發繡作品的收藏很難。因為人的頭髮脆弱,易碎斷。

        早期發繡製作的規模不大,只是單家獨戶或憑個人興趣。這一方面是因為實用性不強,另一方面也是發繡的技藝比較難學所限制。比如一些民間的少女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以自己的綹綹青絲精心繡制觀音、如來佛像,朝夕焚香膜拜,視為大禮。所選的大多為山水花鳥、仕女等傳統題材,而且僅是簡單地以繡白描線條為主,並且以平面居多,沒有真實、立體的效果。
返回列表